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一次鮮明的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在社會大環境的推動下,我們地質六隊適時提出了“發展地礦經濟,增加職工收入,構建和諧文明六隊”的核心價值觀。這一核心價值觀理念,為我們六隊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是我們行動的指南,工作的綱領。然而構建和諧文明六隊需要我們六隊人的共同努力。俗話說:文明產生力量,和諧帶來興旺,文明與和諧密不可分,社會和諧是社會文明的標志,社會文明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所以要建設和諧文明六隊,首先應該弘揚文明。
文明是社會發展的成果,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動態過程。人類文明在實踐中發展,在探索中前進,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完善。文明的本質就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和諧是文明的集中體現,更是人類孜孜以求的永恒價值觀。文明與和諧是相輔相成的,既相得益彰,又互相推動。說到底,要想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和諧文明六隊,就是要文明發展,更快更全面的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當前改企的大環境下,我們六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然也是一種機遇。我們應該積極探索,爭取早日完善內部體制,制定新的更加適合六隊發展的規章制度,共同努力,將機遇和挑戰轉化為動力,把經濟搞上去。盤活經濟,不但要穩固現有的項目主基地,還應該勇敢的走出去,以基金項目為主,市場項目為輔,兩條路雙向發展,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的光明大道。這就要求我們六隊人必須精誠團結,定好自己的位置,管理者應該著眼與未來,著眼與大局,有序的指導六隊的發展,參與者應該不斷充實自己,以新的先進的找礦理論為指導,爭取為國家為社會找到更多的礦產資源,也為我們六隊創造更多的財富。這樣地礦經濟發展了,職工收入也增加了。只要有改革就會有矛盾,但是要發展就必須改革,所以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放棄前途的美好,當某些利益鏈阻礙了發展的時候,就應該重新建立相應的秩序。只有這樣改革才會卓有成效,新的文明才會應運而生。
文明發展的結果便是六隊的和諧,大家腰包鼓了,干勁足了,所有的勁都擰成了一股繩,文明與和諧相輔相成,互相推進,文明和諧新六隊便呈現眼前。當然和諧不是停滯的,也不是凝固的,而是一種積極的前進的狀態,隨時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下和諧了,明天又會被新的矛盾所打破,這就要求我們又要做新的努力去爭取達到新的更高的和諧,所以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該有著眼于未來的謀略,能夠準確地掌握市場的動態,緊跟時代的步伐,以此來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文明與和諧穩固向前,使文明和諧新六隊一直繁榮下去。
只要我們六隊人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突破牢籠的束縛,改變舊有的思維,在“發展地礦經濟,增加職工收入,構建和諧文明六隊”的核心價值觀的帶領下,一心一意謀發展,最終能夠使個人的價值在六隊得以體現,能夠使六隊因為個人而文明發展,達到互利共贏,構建和諧文明新六隊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