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實實做人 實實在在做事——對“做人要實”的解讀
——“做人要實”專題主講人/李長壽
編者按“三嚴三實”是2014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關于推進作風建設的講話中,提到“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重要論述。今年6月份以來,我隊在黨員干部中開展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在專題教育中,我隊認真貫徹落實總公司黨委專題教育工作部署,扎實做好專題教育,同時把專題教育延伸到中層干部,8月至11月間在中層干部中開展了“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主題演講活動。該演講活動將“三嚴”、“三實”作為六個專題,分別由六名中層干部進行主講。演講者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用大量鮮活的生動事例詮釋了對“三嚴三實”的理解與認識,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為了進一步做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我們將六位演講者的演講稿張貼出來,供廣大干部職工學習交流。
根據隊黨委“三嚴三實” 專題教育計劃安排,今天有幸由我來對“三嚴三實”中的“做人要實”這個主題進行解讀,首先感謝黨組織及領導對我的信任。
坦白的說,我認為“三嚴三實” 應是一項長期堅持的重大政治任務,所涉及的幾個方面相輔相承,渾然一體。對個人而言,我認為“做人要實”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做實在人,對群眾有真情,對同志有感情,對工作有激情。
下面,我就“做人要實”談一點初淺的認識和體會,不對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同事批評指正。
一、為什么要“做人要實”?
中國有許多老話,如“做事先做人”、“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等等,很有道理。古今中外很多先賢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我們歷史上有個“曾子殺豬的故事”,講的是曾子的妻子上街,孩子鬧著要與母親同去,曾妻哄孩子說,我上街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回來后,曾子把豬殺了,其妻說“我是哄孩子的”,曾子說:“怎么能哄呢?做人要誠實”。這是一種“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人實”。我們黨之所以強大,有很多原因,我的理解,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于我們有一大批忠于黨和人民,忠于黨的事業的忠誠可靠、求真務實的黨員。無論何時他們對黨都忠誠老實,堅定理想信念,不泄露黨的秘密,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無限忠誠。夏明翰烈士在反動派的屠刀面前高呼:“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兩彈元勛錢學森,放棄優厚的條件,為了國家的強盛,把一生的精力,獻給黨和人民,他們都是忠誠老實之人。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老實人,我們的國家才能繁榮富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老實人,他們踐行黨的宗旨,發揚“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看準的事,就“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終堅持落實的理念,不向困難低頭,大力發揚釘子精神,我們黨的事業才得以“基業長青”。現在我們正在大力學習和弘揚的焦裕祿、楊善洲、高德榮,這些優秀共產黨員性格迥異、事跡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做人都講究一個“實”。他們忠誠老實,襟懷坦白,公道正派,體現了共產黨員的本色。
忠誠老實、堅守道義,一直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孔子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倍谥袊L期的傳統社會里,無論是為官之道,還是治國方略,也都把忠誠老實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靶?,國之寶也”,指出誠信是治國的根本法寶。
因此,總書記提出“做人要實”,可謂鞭辟入里,切中時弊,正當其時,令人警醒。對那些愛?!靶÷斆鳌薄⒏墒隆盎ㄈC腿”、遇事“打九九”的人來說,無異于“醍醐灌頂”,開出了一劑良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靜下心來,對照“三嚴三實”,仔細琢磨琢磨,什么是“做人要實”,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到沒有,有沒有“做人不實”的地方,做一個大寫的人,把工作做好。
二、我們“如何做人實”?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蔽覀兠恳幻h員干部,都應該經常用好“三嚴三實”這面鏡子,照一照自己的思想、行為、作風。用好“做人要實”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達標,有沒有偏離,有沒有“做人不實”之處,不要“漏進斗大的風”,為時晚也。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大慶人就提出“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的“三老”作風,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同和廣泛贊譽,今天看來,不僅不覺得過時,而且和當下總書記提出的“做人要實”可謂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如何做人要實,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講真話,不說假話,重信諾。對人說老實話,就是對人講真話、道真情、議真事。不夸大成績,不縮小缺點,不隱瞞錯誤,有成績就講成績,是失誤就講失誤,不做“兩面人”,不忽悠人,許諾了就要努力實現,不開空頭支票。有些人與人打交道時,認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一味擺“居廟堂之高,拒群眾之遠”的做派,除了滿口官話、套話、空話,似乎說不出多少富有人情味的“家常話”;也有的人“政績觀”出了問題,承諾一大片,事情卻沒辦成一件,招致人民群眾的普遍反感,最終給自己帶來禍患。毛主席1960年4月29日在黨內通訊中寫了《給基層干部的信》。在該信“講真話問題”中,他寫道:“老實人,敢于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于人民事業有利,于自己也不吃虧。愛講假話的,一害人民,二害自已,總是吃虧”。因此,“干勁一定要有,假話一定不可講”。
有這樣兩個故事:相傳清朝有一個名氣很大的學者叫董邦達,沒出名之前,生活極其貧困。有一天,他給一個理發店寫了一副對聯:“相逢盡是彈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不料,這副對聯被一位親王看到了,大加贊賞,于是請他入府做官,從此他得以飛黃騰達,并以書畫聞名于世。又相傳還有一個理發店,為了裝飾門面,招徠顧客,也請一個人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下聯是“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沒有料到,此聯一出,顧客皆裹足不前,理發店的生意再也無人問津了,不得不關門大吉。為什么后一家理發店的對聯一出,顧客就不來了呢?因為它的對聯與董邦達那副既具真實性,又富藝術性的對聯相比,不但自吹自擂,言過其實,而且氣勢洶洶,殺氣騰騰!試問,誰敢上這樣的理發店去理發呢?店主原意是為了突出自己的手藝,不料卻因為吹噓過了頭把事業搞垮了。
其次,要干實事,實事求是。中共中央黨校是輪訓、培訓黨的高中級領導干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干部的最高學府,將“實事求是”作為校訓,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態度和價值取向均在于一個“實”字。實事求是的價值取向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客觀的情況出發,深入研究客觀事物的本真面目,也就是要說實話、辦實事,這些都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客觀要求。但是,實事求是又不能完全等同于說實話、辦實事。因為,實事求是還要求在掌握事物本真面目的基礎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探究事物的內在聯系和矛盾,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為人們正確地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客觀依據。那么,我們可以將實事求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說實話、辦實事,二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通過聯系把握規律。在現實工作、生活當中,在各種主客觀背景下,由于人們認識問題的能力受限,或由于客觀事物內部矛盾紛繁復雜,或由于客觀事物的本質不易發掘等因素,有些同志只是了解了部分事實,也就是事物在某個方面的內在聯系,而沒有全面地深入地發掘事物內在矛盾和基本規律,結果要么是在大量的復雜矛盾面前畏懼不前,在困難面前無所作為;要么是安于現狀,不思進?。灰词莿傘棺杂?,固執己見,自以為是在踏踏實實地辦實事、說實話,實際上卻是在扎扎實實地犯形而上學的錯誤。
毛主席實事求是的謀略決策,表現在他善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去創造條件,克服困難,爭取勝利。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他在指導革命戰爭的過程中,善于根據戰場實際情況,利用對手的特點和嗜好調動敵人,迷惑敵人,使敵人出現判斷失誤和行動過失,為我軍創造適合發揮自身優勢的戰機。被毛澤東本人稱之為平生“得意之筆”的“四渡赤水”,就是突出一例。
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由遵義地區北上,準備在瀘州至宜賓間渡江北上。一渡赤水后,敵情發生了變化,川軍云集川黔邊境,沿江布防,敵薛岳部又從湖南趕來。毛澤東果斷地放棄北渡長江的意圖,突然揮戈東指;二渡赤水,再下遵義,殲滅和擊潰敵人兩個師又八個團。正當蔣介石慌忙調集各路人馬急急殺奔遵義之時,毛澤東卻指揮紅軍突破西進;三渡赤水,佯作北渡長江,迫使敵人重新調整部署,在云、貴、川邊境構筑封鎖線;毛澤東乘敵部署尚未就緒,指揮紅軍四渡赤水,接著南渡烏江,兵臨貴陽,逼著在貴陽督戰的蔣介石急調滇軍東來“保駕”。毛澤東準確地把握了蔣介石的脈搏,利用他急于消滅紅軍的心理,忽東忽西,忽南忽北,終于調出滇軍,然后再次發揮我軍機動靈活的特長,趁敵人云南兵力空虛之際,直逼昆明,嚇著龍云急調民團云集城下,紅軍卻只是虛晃一槍,接著回師北上,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敵人數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寫下了長征史上神奇的英雄史詩。還有轉戰陜北,面對胡宗南20多萬大軍氣勢洶洶的進攻,毛澤東毅然決定暫時放棄延安,讓敵人背上了一個包袱,也助長了胡宗南的驕狂氣焰。此后他采取“蘑菇戰術”,利用陜北有利的地形和群眾條件,指揮僅兩萬多人的西北野戰兵團,牽頭敵人的鼻子在陜北的高塬深谷之間作武裝大“游行”,使其陷于十分疲勞、十分饑餓的困境,打又打不贏,撤又撤不走,我卻時不時地抓住有利戰機咬它一口,先后經“三戰三捷”、沙家店、宜川等戰役,殲滅了敵人10多個旅。國民黨高級將領被俘后曾驚嘆:“這樣攻心、攻謀,玩敵于掌上,為古今中外所未曾有?!?/span>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往今來必成于實。就地質勘查工作而言,聽的最多的就是“地質工作是良心活”,實際就是做事要實。比如在野外采樣、定點等,面對山高坡陡,林密刺多,加之時不時遇見蛇、馬蜂、野豬夾等,你可以在野外不到指定點上而隨便采個樣、編個點,沒有人會知道,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最終致使項目沒有成果,完成工作量就結題。但是一旦過幾年被其他人在這些地方取得找礦突破,你就會砸了單位的牌子、毀了單位形象,人們對你的評價就是某某某當年把礦丟了。如果這樣的話不僅你個人會被淘汰,甚至連單位也會被行業淘汰。
再次,做個誠實守信的人。有這樣一個故事:國王需要一名傳令官,許多青年都報了名,經過層層的篩選,只剩下阿文和阿夏。國王遞給他們一人一封信,說:“明天中午12點我將舉行最后一次考試。信里寫著考試的地點和內容,明天你們一個去城西門,一個去城東門,找身穿黑衣的老人,他們看了信會告訴你們一切,你們必須保證不偷看信的內容?!彼麄兌即饝?。第二天阿文早早地來到東門,等了兩個多小時,也找不到穿黑衣的老人,馬上要到中午了,阿文忍不住拆開了信封,信里寫到:“趕快去見國王”。阿文一看,馬上奔向皇宮。阿夏也起了一個大早,但左等右等都不見黑衣老人,馬上就要12點了,阿夏真想拆開信,可又想起了自己的承諾,便沒有打開信封,繼續尋找。這時國王走來,宣布傳令官是阿夏。兩人一聽大吃一驚。原來是國王命令全城的老人都不許穿黑衣,看看誰能守信,在這一點上阿夏才是當之無愧的。
從這個故事中我體會到,做人要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的基本要求。信守自己承諾的人,更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守信,不僅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源源不斷的財富,更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從現在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答應了就一定做到。
最后,做事用真心,有真情?!叭恕笔怯梢黄惨晦鄻嫵傻模@一撇一捺,一邊代表著精神世界的充盈,一邊代表財富的擁有和把握。精神和物質的關系,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他們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才能推動整個社會文化的進程,我們有些黨員干部就不能真正把握在工作崗位上的一些對立和統一,缺少那種高貴境界的思想,把相當多數的時間用來考慮自己的利益,想盡一切辦法撈取個人的資本,只要對自己有利,就不顧人們的看法和非議,不顧集體的名譽。因此,習近平總書記說“做人要實”,體現了“人”和“實”的概括。
“你交往的人是什么人,你就是什么人?!边@句繞口令一樣的話,確是一句流傳很廣的諺語。而跟著啥人學啥,跟著巫婆跳假神,也是一通俗的說法,文雅一點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現在有些黨員干部在社會上的交往,就很不注重自己的身份,同時在交往中抱有一種不健康的心理,非要交個大老板、交個有錢人,還和一些社會上不務正業的人員來往,有些甚至與一些黑惡勢力交往,無形中當了“保護傘”。從近幾年來發生的腐敗案件來看,因交往不甚被人拉下水的領導干部不計其數,被人利用的例子也很多,而且教訓也是非常深刻的。最具力度的交往是在接觸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來,你給我一種思想,我給你一種思想,1加1等于2,使自己成為一個很有理想的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而任何人的自由都是以限制自己的行為為前提,人應以舍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人”的價值所在。
古人說:“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薄吧碚薄把砸帯薄靶胁挥饩亍?,是公道正派人士基本的身份標識。黨員干部要成為公道正派人士,必先正其身,君子坦蕩蕩,坦蕩胸襟,把好“欲望關”,對豐厚的利、嫵媚的色、華麗的衣、可口的食增強“免疫力”;黨員干部要成為公道正派人士,還要規范其言行,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不去、不該辦的不辦,敢言慎言,敢為慎為,敢于批評“歪風邪氣”,也敢于接受“逆耳忠言”。作為黨的領導干部,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把德作為“硬杠杠”,以優良務實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為深化改革聚精神、匯合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對于單位而言,我認為也一樣,要實現單位在地礦行業中長足發展,除了有隊級領導干部正確的領導之外,也必須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性會使職工干活、做事不拖拖拉拉,無形中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主動性和創造性對于地礦勘查而言,我認為王隊長曾說的經營項目就是最好的詮釋,比如桑園壩金礦預查項目組,經過近兩年的工作,發現區內金礦成礦不利,但在工作過程中始終以綜合找礦為思路,在泥盆系地層中發現了晶質石墨礦帶,并伴生金紅石、夕線石等,初步工作后發現其有成大型礦床的可能,近期會以專報的形式向省基金管理中心匯報。就該項目而言如果繼續以金礦為目標進行勘查是顯然不行的,只能結題。但以石墨礦為目標進行普查還有可能進行項目延續。
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執政者是人民的公仆,應盡好服務本職,彰顯公仆本色,做到親民有真感情、愛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領導干部用真心、顯真情,群眾才會對你掏心、懷深情。有的領導干部高高在上,不親民不近民,用手中職權與民爭利,絲毫不顧百姓死活;或已經習慣于高高在上,習慣于頤指氣使地發號施令,沒把群眾當朋友、當家人,與人民群眾隔著幾條心,嚴重損害干群關系。這無疑違背了黨的宗旨,影響到我國各項事業的順利發展。
歷史的發展是人民群眾推動的,領導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為官者,當有鄧小平同志“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那樣的情懷,真心實意投入為人民服務的偉大實踐中。要“心”入群眾,深深植根群眾,心里始終裝著群眾,時時處處維護群眾利益,踏踏實實為群眾做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事好事;要“情”入群眾,真心實意同群眾交朋友,生活上與群眾走近,感情上與群眾拉近,作風上與群眾靠近,把群眾當成家人,把群眾的事當成家事,把群眾工作當成家業,帶著真心辦實事,帶著感情謀實利。
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我認為作為黨員干部,“做人要實”就是要善于團結同志、團結群眾;工作能力過硬、敢闖敢干、勇于創新;作風正派、勤勉敬業。在面對個人得失進退和職務升遷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善于調整自己的心態,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進退自如,寵辱不驚;戒浮躁、多清醒,戒計較,多豁達,戒名利、多干勁,始終老老實實做人做官、實實在在做事創業。只有黨內、單位內老實做人的黨員越多,黨和單位的凝聚力和創造力也就會越大越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激流中,在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的新一屆中央領導的堅強領導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于單位的發展而言,我想道理也是這樣的。
我對“做人要實”的理解就講到這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