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人活一輩子確實不容易,要活成功就更不容易了,對人對己認真沒錯,但不要太刻求了,過分認真的人不幸福這話是真理。幸福生活是靠自已經營的。
這是一位父親給上大四的女兒的信里的一段話。天下父母沒有不在心底深深牽掛兒女的。在這封信里,父親和女兒像朋友一樣交流,像知己一樣談心,字里行間,無一不流淌著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殷殷之愛。讀一讀這封信,對如何教育、引導子女成長,在社會中如何與人、與環境相處,乃至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不無裨益。
給女兒的一封信
今年女兒大學要畢生了。而轉眼我們離開大學已三十年而成了中老年人,在孩子大學畢業成了成人的時候是應該給娃說點啥,想說的和要說的很多,但從那說起還是個問題。
既然是給女兒的信那就先說說父母與兒女的事吧。人是一種社會動物,雖然高級他也是動物,所有動物對兒女都是一樣的,不論方法有什么不同目的都希望自已兒女好,從生長到教育可以說能想到和能做到的都在盡量給兒女創造有利的條件和方便,對待父母一般做不到對兒女的一半,兒女對待年老的父母盡力只是出于道德和感恩成份多些,但一般父母對兒女的付出并不想或付出時沒有去想回報問題。這就是最基本的父母與兒女的關系。
相對來說社會關系就復雜多了。首先人在社會上要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在家是父母兒女,也是丈夫媳婦。在單位是領導、同事和下屬。在社會上是朋友、同學。人需要在這些不同角色中不停的來回轉換,每個角色都要求你成為最優秀人才,但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同時扮演好所有的角色,那么就要作出選擇,需要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選擇你的重點。能把你在不同階段選的重點角色演好了,你就是一個成功的人。但成功不是完美,完美是追求的目標,反過說就是你不要想把所有的事都做的很好,那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人在那個階段干那個階段的事是正道,也就是順天意。
我認為學生階段第一重要的事要身心健康,這里當然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有時候娃不成氣大人說氣話時容易說長五尺高和木頭樁一樣有啥用。實質上就是木頭樁也還是有用的。身體不好干啥都不行。第二是心理健康,也就是心智健全,這與性格沒有關系。
學生階段第二件事就是學習,一是學一些基本知識,這說起來就多了,包括生活常識、社會常識和自然常識等。具體一點說就包括民族傳統美德、基本語言文字。這是為了你了解社會用的。二是學一些文化與科學知識及技能,這算不上上層建筑,但應該說比基本知識高了一點。這一部分是為了你走入社會適應社會用的。談戀愛應該算這部分內容之一。三是一些或許多專門知識,這是你服務社會或者說給社會作貢獻用的,也是你安身立命之本。
第三重要的我認為就是形成自已特有的世界觀,包括對社會、事物的一般看法、性格、習慣。當然這也是一個學習過程。在這我想特別強調的是不管在逆境還是得意的時候,也不論是一般人還是所謂的成功人,在防人的基礎上要多從正面理解人和事,這是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也是能團結大多數人干成事的關鍵因素之一。一生幸福不幸福與世界觀有極大關系而與金錢的多少、事業成功與否的關系要小些。
每個人他解決不了他所碰到的所有問題,有些能辦或能干好的事要干,有些不能干或根本就干不成但又不能說不干的時候就一個辦法-緩緩,時間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辦法。社會上常說改革中出現的問題要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有的事你不用想辦法過一段時間就自然解決了或就不是問題了-自然也就解決了。比如說我原來給你說過一個美國中年婦女給他女兒留的一封信中的一些具體事的解決辦法。再比如說我在處理你爺你奶說的有些事上,既不反對也不馬上辦也是這個意思。這是方法問題。要有靈活性,當然也要有原則。堅持原則不代表就要跟人吵架、反臉。我們老了以后要求你辦什么事你也要按你自已的理解去做。
第五在年輕時要培養一點自已的愛好,這對與人交往和老年生活都很重要。
第六每個階段不同環境中都要有幾個好朋友,這點你做得不錯。和誰在一起很重要。與積極人在一起照到那兒那兒亮,與消極人在一起初一十五都一樣。與俗人談是的家長里短,與上進談的是來年打算,與有理想人談的是事業未來,與偉人談的是人類福祉。跟啥人學啥人,你所交往的人群代表了你的地位。
人活一輩子確實不容易,要活成功就更不容易了,對人對己認真沒錯,但不要太刻求了,過分認真的人不幸福這話是真理。幸福生活是靠自已經營的。
這些是我現在最想給你說的,也是希望你能理解并對你有所幫助的話了。知你明天回家,今給你先說這些。
祝假期愉快!
父 親
2012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