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茍家灘 今日家屬院
程建毅
驪山北麓仁宗廟北玉川水庫下游代王鎮南面,是昔日的茍家灘。也就是戲上唱的五代名將王彥章被困、輸給娃娃兵的舊址。近日高樓林立,鱗次櫛比?;▓@美麗、道路平整、水電設施齊全,是住著四百多戶人家的地質六隊家屬院,完全改變了昔日茍家灘滿目瘡痍的面貌。代仁公路旁的省地礦局第六地質隊無人不曉。
秦腔戲《茍家灘》唱段中的唱詞是:“王彥章進了亂石窖,兩眼哭嚎啕,好似龍困沙灘上,馬到懸崖難收韁……”從這幾句戲詞里可體會出昔日茍家灘的凄慘荒涼景象。
六隊原來的隊部在潼關縣安樂公社的西桐峪。干打壘式的幾幢油毛氈房,勞資、財務、會計擠在一個房子辦公。辦公室內支有床板,白天辦公,晚上睡眠,住宿辦公合為一體。隊長書記辦公桌面對面,支兩個鋪,既是辦公室也是宿舍。1967年全國都在搞文革,而地質六隊正在上馬組隊。地質局從各野外隊抽調各方面人才,擴充籌建六隊。又從湖南調來鉆機和鉆探人員,從江西調來機掘隊和懂機掘的技術骨干。在小秦嶺轟轟烈烈搞金礦勘探,足跡遍布潼關縣西桐峪、蒿岔峪、麻峪、東桐峪一帶,機器隆隆、炮聲陣陣,打破了昔日小秦嶺的荒涼與寧靜。山里人第一次接觸了工人階級,地質工人的帳篷又搭進了自己的家院。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先生產后生活是那個年代人們講的最多的話??陀^條件就是那樣,別無選擇。不怨天尤人,不埋怨領導。就連才畢業的女大學生也一樣住帳篷,住油毛氈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的發展,好多困難擺在了領導的面前。家屬問題、子女上學問題、職工醫療問題……,建設地質隊基地迫在眉睫。
1969年六隊開始在臨潼縣辦理基地征地。臨潼縣地少人多,不可能把種糧食的耕地征給地質隊,把驪山腳下昔日洪荒時期形成的亂石窖茍家灘批給了地質六隊,有待地質隊開發。
亂石窖,茍家灘,不長莊稼無分田。茍家灘,無人煙,狼蟲虎豹鬼叫喚。在滿目瘡痍的驪山腳下征得了60畝的亂石灘,開始了步履維艱的創業道路。
初來乍到,搭起帳篷,掘水井搞基建。券箍磚窯洞省工省料又省錢。窯洞之上戴帽蓋平房,支起辦公桌就可辦公。三層式辦公樓(黃河樓)是之后才蓋起的。八九十年代大批農轉非家屬子女來到地質隊。職工家屬的吃住成了一時難題。為解燃眉之急,當時的領導決定租賃了生產隊的石榴園蓋了幾排低矮的小平房,大家共用一個水龍頭、一所公共廁所。隨著經濟的發展,九十年代又先后蓋了幾幢福利樓,飯廳、醫務室、子校、正規的辦公樓(五層)拔地而起,聳立在地質大院的中心。坐西向東,面對六隊大門。辦公樓前建有噴泉(已拆除),瓊玉上下飛騰,景致宜人,是六隊亮麗的一道風景線。象征著地質事業蒸蒸日上,方興未艾。本世紀又在西安建了四棟居民樓,解決了一百多戶的住房問題。
六隊最興旺的年代是80-90年代,提交黃金儲量16噸,被評為地質部先進單位,來六隊學習取經的單位絡繹不絕,陜西省地礦局第六地質隊在地質部出了名。年終每個職工600元獎金,一套料子服,冬天還發了羽絨服。我終生難忘。一身藍料子中山裝,穿在身上,喜在心上,走在城市大街上器宇軒昂,抬頭挺胸??碧疥爢T再不是一身油衣裳,讓人刮目相看,深感榮光。因為那屆隊長是閻喜州,人們稱“喜州服”,有的老同志至今還穿在身上。電視連續劇《莊稼漢》在潼關縣馬口大隊拍攝,雖然故事敘述的是小秦嶺金礦周圍農民因開采金礦一日暴富引起的糾紛,但不難看出影視內容中涉及地質六隊的功績。
改革開放初期,中央向地質部門的投資相對減少,要求地質事業走向市場經濟,多年的計劃經濟模式在領導和群眾腦海中根深蒂固,走市場經濟談何容易。單位不景氣,人員縮編,工人紛紛下崗,自謀職業,地質事業暫時處于低潮。但經過中央政策對地質事業的傾斜,事變企,發揮國有企業的先鋒作用,搞活經濟,招商引資,合辦聯辦地質勘探,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包工程、辦選廠,創先進,謀發展,效益逐年好轉。下崗職工在自愿原則下重新上班。將院內化驗室、子校教學樓改造成居民樓,水電入戶,東院棚戶區的住戶搬進了新居室。又把原來車間的廠房拆除,建成了美麗的花園。松柏常年青,法桐冠遮天。陰涼樹下坐,愜意多纏綿。牡丹花中王,月季四時香。桃杏花兒滿園開,更有玉蘭增瑞彩?;▓@對面又修了健身廣場。各種健身器材設置齊全,布局合理。籃球場、門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老年活動室、秦腔自樂班活動室、歌詠活動室,井然有序??梢婎I導者的煞費苦心。這真是:汗流浹背癡鍛煉,強健體魄干工作,夜幕來臨音樂響,風流瀟灑廣場舞。鏗鏘豪爽有韻味,秦腔梆梆唱的美。生機盎然氣象新,和諧社會好風尚。
一個家屬院內既有美麗的花園讓人駐足欣賞,又有較寬廣的健身場地讓人鍛煉,城市中這樣的家屬院鳳毛麟角。在這里居住的老年人不愿離開去城里兒女們的地方,他們感到住在這里舒適,空氣新鮮。天天看驪山,又被院內景致陶醉。
在黨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新的六隊領導班子年輕有為,朝氣蓬勃,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發揚老一輩地質工作者艱苦奮斗克堅攻難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帶領職工再創業。響亮提出“發展地礦經濟,增加職工收入,構建和諧文明六隊”的企業核心價值觀。開足馬力,大干快上,早出隊,晚收隊,辦選廠,吸納社會資金,為發展六隊經濟,為國家勘探金礦做著不懈的努力。在事改企的道路上不斷求索,效益不斷提高,職工收入逐年增長,生活逐年改善。作為從建隊以來目睹六隊自創業到如今飛躍的變化,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建隊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跌跌拌拌、道路崎嶇不平坦。經過幾屆領導班子和職工的辛勤努力,把昔日亂石窖茍家灘,建成今日美麗的家屬院。單元樓、自來水、天然氣,一應俱全。我們應感恩幾屆領導班子的努力,感恩幾代職工的辛勤勞動。我雖然年過古稀,白發蒼蒼,不能去生產一線再做貢獻,但我要關心六隊的發展,關心六隊的建設,關心六隊的進步。養好我們的身體,安排好自己的離退休生活,自己不受罪,給兒女不添累,就是給社會和單位構建和諧做了最大貢獻。
地質六隊加油!
作者介紹:程建毅,男,1939年出生于陜西省蒲城縣,1961年畢業于西安地質學校,一生從事地質工作。工程師。熱愛文學,作品在多家報刊登載并獲獎。現為西安作協臨潼詩社會員,國土資源作協會員。
地 址:西安市臨潼區代王街道辦事處地質六隊
郵 編:710611
電 話:1357249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