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來我隊掛職學習鍛煉干部歡送座談會實錄
按語:4月下旬——5月初,參加國土資源部勘查司“科研人員進地質隊”活動的部經濟研究院產業所主任王志剛、周鑫及長安大學青年教師、博士查方勇三位干部在我隊掛職學習鍛煉期間,深入生產一線,同我隊一線干部職工同吃同住同工作,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個月,但彼此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5月6日,在圓滿結束在我隊的鍛煉學習即將奔赴新的掛職點之際,我隊在隊部舉行了簡樸熱烈的歡送座談會,三位掛職干部分別作了熱情洋溢、誠摯中肯的發言,讓我們記住這些感人肺腑的話語,共同為我們自己的明天一起奮斗!
以下為座談會實錄
時間:2013年5月6日上午10:00——12:00
地點:隊部二樓會議室
參加人員:
國土資源部經濟研究院紀委書記 崔波
國土資源部經濟研究院 王志剛(掛職)
國土資源部經濟研究院 周鑫(掛職)
長安大學教師 查方勇(掛職)
國土資源部經濟研究院勞人處長 吳強
省國土資源廳勘查處 郝新智
省地礦總公司礦產勘查開發部 董天印
省煤田地質局總工程師 鐘建宇
王根寶隊長、冀興臣書記、白和總工、王和平副總工及興地公司經理劉曉東參加了座談會
王志剛:在這里要特別感謝總公司(局)梁總、六隊王隊長、冀書記提供了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使我有機會深入了解我們地質隊工作;感謝劉曉東、龐靜宵文月貴等同志提供了很好的學習鍛煉工作環境,也要感謝楊房、高虔等許多同志展現的新時期地質隊員的風采。特別要感謝的是省廳精心安排了這次學習鍛煉活動,感謝彭司長的支持。
這次掛職學習鍛煉,留在心里更多的是感動!第一天跑線,進行剖面修測,說實話,很累,那天杜工(衛國)一直陪著我們,對我們來說,感到非常的辛苦,但對普通地質隊員來說很自然,深切感受到了他們身上的奉獻精神。高虔接觸的時間最長,他們對當地情況非常的熟悉,對我們特別的厚道。小韓(韓舫)感情很細膩,每晚都要通過微信聽聽女兒的聲音。福建商會項目上的兩個老楊(楊房、楊有望)在閑談中總覺得虧欠家里、孩子很多,但不愿多說。這次尤其心疼的是看了幾部鉆機,生活真的很艱苦。這種感受不到那里是體會不到的,但感動的是他們的堅持。
金礦的特點是硐探,印象深刻的是下了井,120米的斜井,看到了咱們六隊成功推進的898豎井、720等探礦工程系統。(咱們)六隊在很多地方付出了很大的投入,看到了六隊班子實現大突破的決心。(我)覺得六隊目前就是在爬坡,(而且)是很艱難的在爬,但令人感動的是王隊長、冀書記的這種爬坡精神。
臨別前給隊上提幾點建議:一是要打破封閉。(在這里我)想說兩點,首先要打破社會封閉。地質隊不為外界所知,老百姓分不清探礦和采礦的區別。宣傳工作要著眼怎么打破。我本人對地質野外工作不是很熟悉,不管是隊、總公司、部還是經研院都要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努力打破這種封閉,讓社會了解我們,這點很重要。其次要打破職工思想封閉。要高強度宣傳,引入市場理念。重要工作場所必須要向西安等地遷移,實現工作區、生活區的真正隔離,這對企業發展、人才引進至關重要!二是要以人為本。資金投入已不是主要因素,礦權、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因素,要保護住我們的礦權。要積極通過比如除配備必要的工作裝備外,為職工配備具有六隊標識的工作服、登山鞋、防護眼睛及相關安全防護設備(這都應該是標配)等改善工作生活條件方式,設法調動一線人才的積極性。要保障和提高野外人員生活水平,比如指揮部能不能裝上洗澡、衛生間、網絡等,能不能對指揮部的房間推行公寓化管理,為流動人員提供方便,讓野外地質人員有種歸宿感。
要特別注意引進、培養懂經營、懂管理的人才,現在的管理人員基本都是有技術人員兼任。在收入分配上打破大鍋飯,充分體現對野外人員的尊重和肯定。
最后,想說的是,今后要加強交流,(這次)來,我們給隊上和項目組添亂了,增加了不少負擔,由于研究的領域不同,同工作是談不上的。但工作、生活雖然簡單卻安排的井然有序,確實增加負擔了,(在這里)要向王隊長道個歉。希望今后能通過我們微薄努力給六隊以正面的力量,把六隊作為經研院的基層聯系點。
查方勇:我來自咱們西安長安大學,在學習小組也算是半個東道主。特別感謝部、司、院吸收鍛煉,彭司長特別有交待,廳、總公司(局)、隊大力支持,遺憾的是沒能到洛南項目組。有一點(體會),行業比較,我們(地勘行業)宣傳力度比較小,在學校里,通過專業教育,學生對行業滿意達到了85%。特別感謝部、廳、局、隊的安排,回去后,一定把隊上對地質專業學生教育培養的建議帶回去并納入教學安排中。
周 鑫:半個月的時間,特別快!與劉曉東、龐靜宵、王和平等同志的交流,建立了真摯的感情。半個月來收獲很多,非常的充實,感受很深,很值得回味,切實體會到了地質工作的辛苦,尤其是在898豎井工程,那些工人長期生活在井下,暗無天日,很辛苦!對我來說,這次學習鍛煉,磨練了意志,增強了黨性,鍛煉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提升了工作能力,也是對今后工作的充電。建立了友誼,用一家人來形容絲毫不過分。下步回去后工作,總結本次活動經驗,提交一個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把調研內容充實后上(經研院)網。今后咱們要保持經常的溝通。再次感謝!
郝新智:王所長(王志剛)從工作、生活、感謝感動、建議四個方面講的很多,很好,尤其是建議很好,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王隊長:我想說三句話:首先感謝領導的信任,第一站選在六隊,是六隊的榮耀。六隊兩獲功勛單位,但目前是比較困難的,部里領導沒有忘記我們。六隊輝煌時候,經常有領導來隊,低谷時期幾乎沒有了。經研院是部里的政策研究室,體現了對六隊的重視。你們到六隊來,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想、新氣象,對我們工作很有幫助,對我們也是沖擊。第二想說的是,非常的抱歉,六隊現在的條件確實差了些,過去隊部院子正式的名字有人經常叫狗家灘,2011年才接了自來水、天然氣。2011年冬辦公樓不用蜂窩煤取暖了,對新來的學生配備了公寓化住房,所有辦公場所裝了空調,從內部來說,認為條件很不錯了,但從內心來說,我不這么認為。
隊上計劃每年改造一棟樓的上下水管,但經費要靠隊上自己解決。這兩年氣、水工程投入的500萬,指揮部水電改造花了10幾萬,門也修了一下,這些經費都是靠隊上自己解決的。像指揮部條件確實很差,場地看起來非?;靵y,成了停車場,文化娛樂活動、職工勞動保護配備等都沒有跟上。
去年六隊在潼關項目上投入了2430萬,以六隊名義投出去7900多萬,這些錢的來源是有限的,國有資產還有個保值增值的問題。咱們六隊也是個窮單位,比較困難,除了發展這塊需要資金外,和諧穩定方面也需要資金。但我們也請諸位領導放心,我們一定會努力,相信六隊會變好的。
第三想講點希望。我覺得講你們來隊掛職交流比較貼切,你們曾經是六隊的職工啊!一家人就要操一家人的心,給六隊職工一些幫助。在頂層政策層面設計上多考慮、關心基層地勘單位職工、利益、生存和發展。
冀書記:感謝部里干部來隊掛職鍛煉。作為六隊來說,近11年來,沒有部里來人,這次你們來了,是六隊人的光榮。建立了這么交流平臺。六隊經過十年才到現在的爬坡,非常的不易。但目前六隊仍然面臨著內憂外患。(潼關合作探礦開發項目)就是破釜沉舟,拿出自有資金在走自探發展的路子。小秦嶺(陜西)整裝勘查區是部47個重點勘查區之一,如果沒有這個項目和“358”目標的帶動,就沒有潼關項目(潼關合作探礦開發項目)的啟動。希望你們回去后,從政策設計上給我們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支持地勘單位的發展。
郝新智:剛才隊長、書記簡單匯報了六隊的情況。六隊這幾年決心很大,慢慢地由探向探采一體化發展。請崔書記指示。
崔 波:部里對他們學習鍛煉非常重視,對礦產地質工作我是個門外漢,但從年輕時候也對地質隊有很多了解。第一層意思是對廳、局業務處室、特別是感謝六隊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志剛感謝了很多,也基本表達了院領導的意思。“三光榮”精神是對地質工作理念的升華,雖然條件很艱苦,但能感到你們很有信心。
經研院的同志雖然待的時間不長,但(這段經歷)對他們今后工作、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經研院是給部里提供政策支撐的,今后要加以利用這么個良好的條件,希望省廳、六隊與院里建立起一個長效機制,一個是幫助六隊,并把這次學習掛職的報告寫實,以高質量的報告為部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可靠依據。另一個是經研院也希望讓年輕人到六隊這個平臺鍛煉學習更好的成長,對雙方都有益。下步志剛要到榆林185隊去,希望繼續感受。讓我們一起為國土資源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另外,志剛,你考慮一下,在不違反財務制度的情況下,能不能從院內、所里的資金方面在野外防護保障上給六隊一些具體的幫助。
郝新智:在這里代表廳、局對六隊表示感謝,感謝司里、院里把這次學習鍛煉活動安排在陜西和六隊,(今后)要把這種聯系建立起來,常來常往。請崔書記放心,第一階段學習鍛煉做的很好,下一階段也一定很好。
崔 波:志剛,測繪一大隊的情況和六隊有些類似,學習結束后,請把一大隊的發展經驗總結一下,反饋給六隊,供他們參考借鑒。
座談會在依依不舍中結束。
(整理:王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