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國土資源部經濟研究院】 【作者:產業所王志剛 周鑫 長安大學查方勇】
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今天出發的時間比昨天提前了約半個小時,吃過早餐我們八點半左右就出發了。今天的工作是了解興地公司的探礦工作情況。我們要去的善車峪898豎井工作區在蘭州軍區后勤某部轄區內,公司的車輛雖然辦理了軍用通行證,但還是多崗盤查,到達作業區之前不免就有了一種肅嚴之感。我們進入工作區,帶我們進工作區的董經理和王坑長為我們介紹了898豎井的情況,并詳細講解了變電系統、提升系統和出礦的作業流程。
大約10點我們穿上了準備好的工作服,帶上安全帽、穿上高筒水鞋、帶上手電筒準備下豎井,下井前我們按照規定履行手續,填寫姓名、工作內容、下井時間等信息表并簽名,我注意到墻壁板子上掛著各種顏色的工牌,說明有幾十位不同工種的工人已經在井下工作。旁邊的一塊牌子上寫著“來到礦上咱們都是親兄弟,好兄弟幫襯,好兄弟照應”的標語??傆幸恍┧查g讓人難以忘懷,總有一些事件讓人充滿感慨。學習鍛煉小組成員中只有一人以前下過井,剩下的人都是第一次下井,顯得十分緊張。為了打破這種緊張情緒我們在下井前還照了相。
隨著信號工的哨聲,升降籠開始下降,陪我們下井的童坑長頭燈一直亮著,我們提議他熄滅燈,霎時黑暗包圍了我們,一種強烈的無依無靠的感覺襲來,我們慌忙打開了手電,心情稍安。底下變得越來越亮,安全感逐漸降臨,約兩分鐘,我們到達了346米豎井的底部。沿著平洞我們開始向深處走,頭頂上不斷有水滴落,腳下鋪著窄軌的路上或深或淺的水在不停地流著,空氣尚好,凹凸不平的洞壁在昏暗的燈光下略顯猙獰。
小組成員隨著童坑長深一腳、淺一腳地穿行在巷道,穿著高筒水鞋的兩條腿機械地抬起、放下,左搖右擺。一路上童坑長給我們指認辨識石英脈、破碎帶和構造帶,介紹滲水裂隙的處理方法,講解井下的安全要求和一些途經崗位的職責。我們也了解了井下追索礦脈的工作方式。
在一個井下交叉路口,我們放棄了去四千多米的井巷,選擇了1700米的路線。途中,喇叭聲聲、燈光閃爍,童坑長帶我們到每50米就設置的避車洞,一輛滿載的礦石車隆隆駛過。
走到了約800米的井下轉彎處,我們開始聽到了轟隆隆的聲響,緊張、不解,經詢問知是掌子面的風鉆在作業,接近作業面,響聲愈發刺耳,在我們大約步行了1700米處,是幾個正在熱火朝天工作的工人,掌子面灰塵彌漫、響聲震天,風鉆工需要打22個眼,后進行爆破、掘進。
回程比來時快了很多,在升井時大家都關閉了手電,體驗了一把黑暗中無奈,出現一絲光亮開始有希望和到達地面,心情驟然開朗的感覺,只是上衣幾乎全濕了,在井口,小組成員狼狽凱旋合影一張。
中午,在898豎井工作區用餐,大師傅手藝很好,特色面食加上一碗燉菜,吃的不亦樂乎。 下午部勘查司彭司長在陜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總公司董事長梁楓、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雷鳴雄和渭南市、潼關縣等有關領導的陪同下,來工作區看望我們。彭司長簡單地與我們交談了幾句,問了我們一些具體情況。便開始認真傾聽工作區負責人的介紹,了解整裝勘查區情況。雖然和彭司長沒說上幾句話,但領導專程來看望我們心中十分感動。 忙碌的一天,感謝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