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9時許,在山西省新絳縣三林鎮汾河橋上,一輛裝載粗苯的罐裝貨車發生交通事故撞斷圍欄掉入汾河,泄露的粗苯有可能導致黃河水域水體污染!
險情就是命令!1月17日17時,接到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排查突擊總隊應急響應指令后,渭南支隊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整裝集結。支隊長劉曉東、副支隊長王和平率領7名突擊隊員,攜帶應急裝備,一路風馳電掣,當晚20時,比總隊要求時限提前兩個小時到達合陽縣洽川鎮集結地。抵達后,支隊長劉曉東、副支隊長王和平帶領突擊隊員立即奔赴“洽吳”黃河浮橋指定位置,進入緊急臨戰狀態。
夜晚黃河橋冷風刺骨,氣溫低達-8℃。按照總隊制定的攔截壩敷設方案,劉曉東、王和平帶領突擊隊員頂著凜冽的寒風,與渭南市、合陽縣環保局工作人員一起搶卸卡車,將鋼絲繩、扳手、鉗子、活性炭包等應急器材器具迅速配送到位,隨時準備敷設攔截壩。所有人都在急切地等待著上游的監測結果。
等待!等待!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隨著徑流總量的增加和苯在空氣中的揮發,黃河水域中污染物的濃度越來越低,情況在向著好的方向轉化。
21時30分,省環保廳傳來指令:黃河上游水質監測數據恢復到正常值以內,“洽吳”黃河浮橋敷設攔截壩暫緩,密切關注黃河上游水質監測結果,全體應急人員就地集結待命。
1月21日上午10時,根據黃河上游水質監測數據,“洽吳”黃河浮橋應急響應終止。
險情解除。凜冽寒風中12個小時巋然不動的堅守!
支隊長劉曉東、副支隊長王和平終于松了一口氣。
集團公司、省環保廳對渭南支隊在這次行動中的表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排查突擊隊指揮長馬貴鎖在應急響應總結會上表示,渭南支隊在這次應急響應中,響應迅速、處置妥當,不畏嚴寒、吃苦耐勞、勇于擔當。他強調,此次應急響應是對我們這支隊伍進行應急響應和應急處置能力的檢驗,奠定了突擊總隊與省環保廳共同應對環境突發事件的良好開端,也發現了我們在環境應急響應裝備、技術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要進一步加強學習,強化訓練,密切關注環境態勢,進一步豐富環境保護方面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為全省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
供稿人/王榮社 吳濤
下一篇:沒有了